财经要闻
美股血色圣诞,姆努钦急召五大监管方会议
彭博社今日报道,美国财长姆努钦今日召开了一场非常仓促的会议,包括五大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美联储、美国证监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财政部下属货币监理署(OCC)的官员。这些监管机构向姆努钦简要报告了他们在政府关门期间监控市场的计划,并向姆努钦保证,虽然最近股市大跌,但他们没有看到任何市场异常现象。
路透消息称,周一上午的会议上,监管方讨论了将如何在政府部分关闭期间继续运作。
而在昨天,美东时间23日,姆努钦在个人社交账户上发布声明证实,当天他已向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富国银行在内的美国六大行一把手纷纷致电,询问有关市场流动性的问题,以期提振人们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今日彭博社报道称,财政部官员表示,姆努钦致电大行并非受总统川普指示,询问流动性是他的部分工作。
而诸多有关投资者和金融体系的质疑仍旧围绕在让姆努钦身边。姆努钦急召6大银行CEO,5大监管机构似乎也并不能挽回美股的跌势。美股在12月通常会迎来“圣诞节反弹行情”,但今年对于美股来讲却是“血色圣诞节”:美股延续金融危机以来最差表现,标普跌至19个月新低。

美股市场周一将因圣诞节假期而提前休市三小时,周二全天休市。美股周一大幅收跌,道指下挫逾650点,失守22000点关口。标普500指数陷入熊市区域。恐慌指数VIX上涨逾2点,至32.34,创2月9日以来新高。
年初至今美联储加息四次,全球股市包括美股在内累计蒸发约18.3万亿美元,纳指上周五率先进入熊市,为2008年来首次;道指也从年初高点跌去近17%,伴随着大跌的还有市场交易量的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今日大跌6.3%。京东盘前股价涨逾6%,随后收窄至逾2%。开盘后转跌超2%,并在开盘10分钟内跌逾7%,不足20美元,接近52周新低。上周五消息称,美国检方决定不起诉刘强东,当日京东盘中涨10%。
鲍威尔恐被解雇,川普称美联储是经济唯一问题
另外,投资者仍在权衡美国政府停摆以及特朗普可能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消息。
上周末,彭博社和路透社都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 特朗普曾私下讨论过解雇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虽然美国财长努钦周六连夜发推特辟谣,称特朗普曾对自己说他从未建议解雇鲍威尔,但这一消息仍引发市场人士的强烈反应。
CNBC称,Horizon Investments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Greg Valliere把解雇鲍威尔的想法斥责为是“非常愚蠢”、“完全疯了”。
若特朗普尝试解雇美联储主席,那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事情。在市场已经陷入混乱之际,那会削弱投资者对美联储能否保持独立性的信心,进而对金融市场造成破坏性的连锁反应:美元有可能贬值,美国长债可能被海外投资者抛售而价格下跌、利率走高。美元和债市的激烈反应还有可能传导至本已脆弱的股票市场。
美联储的独立性一向被视为美国金融体系的支柱,也是美元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要原因之一。
彭博社援引前里士满联储主席、现弗吉尼亚Commonwealth大学教授Jeffrey Lacker的话称:
在经济数据如此强劲之际,为了25个基点的利率变动而解雇美联储主席完全是疯了,会开枪走火适得其反。现在很难看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能使我们陷入衰退的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再度对美联储发起攻击,声称美联储“对市场没有感知,我们的经济唯一的问题是美联储。”
他发推说:
我们经济唯一的问题是美联储。他们对市场没有感知。他们不明白贸易战和强势美元或者甚至是民主党因边境关门的必要性。美联储就好像一个无法得分的高尔夫球运动员,因为他没有灵性——他不能推杆进洞。
特朗普一直以来都认为美联储应该停止加息,仅是在距本周联储会议约一周多的时间内,他就四次对媒体或发推特点名美联储“不要加息”。但美联储在本周会议上依然继续加息,这令特朗普的挫败感大大增强,对鲍威尔的不满情绪再度加剧。
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特朗普上台后提名的,特朗普理所应当地认为鲍威尔应该听他的。但事实证明特朗普错了,即便面临总统的接连“炮轰”,美联储依然按步加息,今年以来已经第四次加息,2015年12月启动本轮加息以来已经第九次加息。
而鲍威尔曾多次表示,不会屈服于政府的压力,令市场相对相信这位美联储主席在决策上将保持独立性,做出的决策基于如何对经济有利,有无视美国总统的底气。在本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特朗普批判美联储的推文时,鲍威尔有力地捍卫了美联储的独立性,甚至大赞美联储的量化紧缩计划。
美油暴跌6.7%创18个月新低
再来看看原油方面,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周一大幅收跌6.7%,创18个月来新低。美股大跌、对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供应过剩的担忧情绪令油价承压。
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期货价格期货价格收跌3.06美元,跌幅6.71%,报42.53美元/桶。这是2017年6月以来美国WTI期货首次跌破43美元。
美股连续暴跌引发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投资者担心原油需求将进一步下降。
与此同时,原油供应也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据能源咨询机构JBC估计,与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上半年欧佩克将每天多产出76万桶石油。交易员们预计,明年上半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日产量将较2018年同期增长17万桶,主要受俄罗斯原油产量增加的推动。
中国欲立法禁止强制外商转让技术
中国的人大常委会12月23日星期天提出一项立法草案,禁止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外商转让技术。
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在星期天下午举行的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外商投资法(草案)第一次提请审议。中国的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在做草案说明时说:
中国鼓励基于自愿原则和商业规则开展技术合作,技术合作条件由投资各方协商确定,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转让技术。
这是被当做是中国在美中两国贸易争端中似乎正在作出让步的最新迹象。
强制技术转让是美中两国贸易争端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此前,中国一直坚称,美国对中国强制性技术转让指责完全站不住脚,中国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外资必须转让技术。
蚂蚁金服将以7亿美元收购英国企业WorldFirst
英国天空新闻台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蚂蚁金服已经与英国跨境支付企业World First进行了几个月的商讨,双方或将达成一笔超5亿英镑(约合7亿美元)的交易;这笔交易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完成,并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科技公司在英国金融科技领域最重要的一次进军。
还有银行业人士向媒体表示,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已经收到蚂蚁金服将与WorldFirst进行交易的通知,但目前尚不清楚蚂蚁金服是会收购World First全部股权还是部分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World First公司2004年成立于英国。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货币兑换业务,之后逐渐发展出支付业务。目前主营业务为:国际汇款、外汇期权交易、国际电商平台收款及结汇,可支持亚马逊等全球数十个网上销售平台。
2010年,World First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电商卖家提供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加元的国际收款服务。
另外,World First还是首个申请支付牌照的外商投资支付机构。
近年来,蚂蚁金服正在通过投资入股或业务合作等方式加速海外布局。2015年,蚂蚁金服先后两次入股印度第三方支付平台Paytm;2016年,蚂蚁金服战略投资泰国支付企业AscendMoney;同年12月,其参股的韩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K-bank也获得了韩国政府颁发的牌照。
公开信息显示,蚂蚁金服的支付业务目前已覆盖日本、泰国、印度、美国等地区,全球用户数截至2018年11月28日已超过9亿。今年4月,蚂蚁金服新一轮融资前,巴克莱银行曾在一份报告中重估蚂蚁金服,给出1500亿美元估值。
福布斯评选2018年亿万富翁,扎克伯格成最大输家
上周五,《福布斯》网站评出2018年度亿万富翁中最大的赢家杰夫·贝索斯(Jeff Bezo)和最大的输家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因公司内部丑闻以及负面宣传,扎克伯格度过了糟糕的一年。他是十大亿万富翁输家中唯一的美国人,其中一半来自亚洲。
但今年最大的赢家是亚马逊(1343.96, -33.49, -2.43%)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贝索斯,在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2月17日期间,其财富达到近280亿美元至1262亿美元。9月初的时候,他的身价甚至更高,当时他的财富达到了1670亿美元的峰值。
2018科技大头条
隐私个资漏洞:2018脸书千疮百孔
2018年脸书卷入成立以来最大的个资外泄风暴,最高恐有8700万用户遭英国科技公司「剑桥分析」窃取个资,民众对脸书的信任度也一落千丈。脸书执行长祖克柏今年4月两度亲上火线,出席国会举办的2场听证会,挽救脸书的形象。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周19日脸书又遭美国政府机构针对个资外泄丑闻发动首桩诉讼。
同时面临国会批评与纽约时报爆料脸书与其他公司分享资料的细节,引发市场质疑脸书保护用户资料的能力,拖累股价重挫。脸书股价20日盘初延续跌势,19日收盘重挫7.25%,创7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全年跌幅约24%。投资人担心滚雪球般的诉讼可能使脸书面临严重惩罚以及导致营运成本增加。
纽约时报18日也报导:
包含亚马逊、微软与Netflix在内约150家与脸书合作的公司能取得脸书用户的细节资讯,包括用户的朋友资料和私人讯息。文件显示,脸书先前允许微软的Bing搜寻引擎可查看脸书用户朋友的姓名,Netflix和Spotify则可读取用户的私讯。这些协议部分回溯至2010年,但有些部分到今年依旧有效,而且在脸书关闭必要功能后,合作企业仍能取得用户个资。
脸书在部落格坦承疏失,但表示并未发现有证据显示这些合作企业有不当行为。脸书解释第三方App能看到脸书用户私讯的原因,比方说,Spotify要让用户在不离开App的情况下传讯给脸书朋友分享歌单,需要取得脸书的应用程式介面(API ),Netflix也是如此。
华盛顿特区华盛顿特区检察总长拉辛(Karl Racine)19日表示,当局正控告脸书误导用户,因为脸书在丑闻曝光的两年前已知情,这是首度有美国主管机关就剑桥分析个资外泄对脸书提告。脸书对此发表声明说:
我们正在检视这起指控,同时愿意与华盛顿特区与其他地方的检察总长持续对话。
为什么四月由剑桥分析带来的的听证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呢?
2018年4月,Facebook被揭发有8700万用户信息被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政治公关公司盗用,以精准化推送似是而非的「假新闻」,帮助候选人当选。这是在2016爆发的通俄门事件后,让外界对网络假新闻争议愈演愈烈的导火线之一。
脸书面临成立以来的信任危机,网友不仅发起「删除脸书」(#DeleteFacebook)运动,根据美国媒体协会(American Press Institute)与美联社及全国公共事务意见研究中心(AP-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Research)3月对网路使用者的民调指出,仅有12%的网友非常相信脸书的内容。
GDPR欧洲上路,科技公司闻之丧胆
紧接在脸书执行长祖克柏4月出席国会听证会后,五月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又被称为是「史上最严格的个资保护法」便生效了。只要会接触到欧盟公民、拥有其个资,就受到此法规范:
-使用者必须逐条同意其资料所应用项目,不像以往勾选一个空格便代表同意所有的使用条款。
-除了姓名、身份证或护照等证件号码、住址、电话号码外,能直接或间接识别个人「敏感性」资讯的资料,若未取得当事人授权,企业不得使用或处理。 (「敏感性」指的是任何得以揭露种族、政治理念、宗教信仰、工会会籍、健康或性生活、性取向、基因资料或生物统计资料等因子等。)
-年满16岁才能同意公司使用其资料。
-若是公司业务涉及敏感资料收集,公司内必须有设立全职的资料保护长(data protection officer)。若被骇,公司必须在72小时内发出警讯,若违反规定,罚款最高可处2千万欧元,或是年度全球营业总额4%,两者取其高者为罚款。
GDPR,盼能借此改变个人数据的搜集与利用方式,并让企业警惕。
该法主要针对欧洲企业进行规范,意即若将服务条款设定于欧洲外的区域,将不在GDPR规范的保护范围内。 《路透社》(Reuters)曾在今年四月揭露,原本美国、加拿大以外的Facebook使用者都受到爱尔兰国际总部同意的服务条款之约束,然而,Facebook却在当时将15亿用户的服务条款变更为「美国」,意即非洲、亚洲、澳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Facebook使用者们皆不再在GDPR保障的范围内,而引发强烈抨击。
由于条规严峻,在美国矽谷的科技新创圈中,引起了各科技巨头的自保机制。
为了遵循该法且不被处以巨额罚金,Google做出了和Facebook不同的选择,Google近日宣布将更动部分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决定将用户资料控制权从美国转移至爱尔兰,Google欧洲总部,成为正式的服务提供方。
而这或许是受到Google+用户隐私外泄,以及该公司CEO皮采(Sundar Pichai)在近日就公司数据搜集、搜寻业务和其他一系列问题赴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做证的影响,以期挽救公司今年来被叮得满头包的数据隐私问题。
Google表示,爱尔兰公司将会成为欧洲经济区和瑞士地区用户的合法资料控制者,会负责回应用户的资料请求和隐私法,也包含GDPR法,涵盖大部分的Google服务,包含搜寻、Gmail、地图等等。
马斯克大爆走,特斯拉还能开多远?
对现实世界中的钢铁人马斯克来说,2018真是大爆走的一年。
不但在电台节目上抽大麻,还在推特上放话说要私有化特斯拉,不但让他丢了董事长的职务与遭天价罚款,同时官司缠身。
回顾了2018年特斯拉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他个人与媒体的恩怨,以及特斯拉和SpaceX未来的发展,马斯克承认自己有点推特控,称他喜欢把脑子里的想法不经思考地用推特发出来。马斯克表示:
由于Model 3电动车的产量问题,2018年对他的汽车公司特斯拉来说,非常痛苦难熬。外人无法想像他们经历了什么。特斯拉要面对非常强大的对手,奔驰、奥迪、宝马、雷克萨斯等,这些老牌汽车巨头,但是「目前除了特斯拉和福特,其他都破产了。」
今年他设定并实现每周生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并使特斯拉获利,因为如果没有实现目标,公司就会破产,当时公司每周亏损5000万美元,有时甚至亏损1亿美元,钱都用光了,因此马斯克觉得两条装配线生产汽车的速度不够快,因此他立刻决定在特斯拉停车场的大帐篷里建成了第3条装配线,希望能快速达到自己设定的生产目标,如此确实让产量增加了50% 。
而马斯克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今年10月特斯拉宣布多年来首次实现获利。马斯克说,特斯拉就是加速推动电动汽车的布局,以及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并努力保护环境,这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问题。
马斯克说,「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感到老了五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难熬的一年,特别痛苦。」
被问到如何看待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时,马斯克认为谷歌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可能更接近特斯拉,但是他认为,在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方面,特斯拉无人能及。马斯克自信表示,「我们明年将会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我不认为其他人明年可以做到。」
为什么特斯拉没能私有化?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以前的大金主沙特可能已经抛售了股票,他不清楚。但是他重申,特斯拉无需更多融资,也不需要私有化。
孟晚舟坏了华为的5G大计?
除了华为「太子女」兼首席财务总监孟晚舟近日于加拿大被捕,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亦加紧「出招」阻挠华为参与国内5G项目建设。长期低调的华为,带有神秘色彩的崛起,近年恍如「巨人」般轰立在电讯业,终惹来外国的注视、猜忌以至「围剿」。究其原因,除了「狼般」的扩张步伐,还涉及5G布局的博弈。
事件发生后,华为CMO陈黎芳表示:「华为并不知晓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结论。」她还强调,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所有适用法律和法规。
在美国、加拿大、澳洲、英国、纽西兰以及日韩等国,华为正在遭遇一场5G的「狙击」。
除了美国司法部正在对华为进行的违反伊朗制裁调查之外,在美国今年2月的一场国会听证会中,美国多个情报机构主管也强烈建议抵制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在美国的影响下,加拿大情报局长大卫·维格诺(David Vigneault)也在不提到华为名字的前提下表达了对某些外国5G供应商安全性的担忧。
在欧洲,英德两国将于明年就5G(第五代通讯技术)进行招标。无疑,做为全球最大电信供应商的华为将成为最有利的竞争者。然而就在今年11月,美国代表团访问欧洲并明确表示,出于安全的考虑,欧洲做为美国的盟友必须在5G排除华为。
目前,英国还未正式对在关键国家基础设施(CNI)系统内使用华为产品进行禁止。与此同时,英国的政府情报部门政府通讯总部(GCHQ)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组,对华为产品进行评估。
尽管这样,面对华为以及背后的中国官方力量,英国想要说「不」还是颇有压力。英国国防智库RUSI研究员伊万‧罗森(Ewan Lawson)表示:
目前英国正在脱欧过程中,不应该忽视中国在全球经贸合作当中的地位,需要争取中国的支持。
今年以来美方连续推出的针对中国高科技行业、公司,中国籍在美高科技从业者的限制政策。而无论是华为在中国科技企业中的领头地位,还是在中兴事件后任正非对自主研发晶片的表态和决心,这些都让华为难以避免会成为美方此轮谈判的攻击焦点。
能否成功抵抗这一波狙击,不被这些国家所组成的「5G铁幕」笼罩,将决定华为能否在5G时代继续保持现在的领先地位。
蜻蜓点水,谷歌中国又没戏了
今年8月揭露「蜻蜓项目」的美国"拦截"(The Intercept)网站表示,谷歌被迫关闭一个数据分析系统,而该系统被用来向「蜻蜓项目」提供资料来源。报道说,「蜻蜓项目的资料存取目前已经暂停,项目已经没有进展。」
今年8月,The Intercept报道称为了遵守中国法律,Google可能一直在利用旗下网站265上网导航(265.com)来建立搜索引擎敏感词库。 265上网导航的搜索服务默认重定向至百度,也就是说在该网站上搜索得到的结果,完全由百度提供。 Dragonfly计画的团队会分析透过265.com搜集来的大量资料,了解中国用户的使用网路搜寻的模式,用来打造中国版的搜寻引擎。
不过这种分析资料的行为,在Google的内部规范中需要经过隐私团队的审核才能进行。但在Dragonfly曝光以前隐私团队对这些做法一无所知,因此消息爆出之后隐私团队震怒,并直接找上高层会谈。经过双方的会谈之后,Google将终止Dragonfly团队使用265.com资料的权力。
Dragonfly团队的成员有些已经完全退出,被转移到印度、印尼、俄罗斯和巴西等其他国家的计画。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在10月份首次公开讨论该项目,他说想了解一下如果Google在中国推出这样的服务会是什么样。但上周,Pichai在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时表示,Google「没有计划」在中国推出搜索产品。
今年11月,有超过300名谷歌雇员和国际特赦组织联名写信给谷歌,要求完全停止蜻蜓项目。
同一时期出现的传闻还包括:Google正寻求与腾讯等公司合作将云盘等服务引入中国市场。针对这一传闻,腾讯云方面表示「正在核实消息」,而Google中国则表示「不知情」。
谷底生信心,加密货币还没玩完
加密货币的暴跌狠狠的打击了这个圈子的开发人员和市场,也让许多人一夜致富的梦想如同泡沫一般的消失在巨浪中。加密货币领域将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展开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Autonomous Research的全球金融科技策略总监Lex Sokolin预测,2018年数位货币资产的下跌很可能导致25%到50%的相关计画倒闭或裁员,不过他也认为新加入的人和资本可能会平衡局势,并让整体市场维持成长。
剑桥大学替代金融中心(CCAF)发表了第二版的全球加密货币基准研究报告,报告中除了可以了解近两年加密货币产业云霄飞车般的趋势,也能看出产业成熟度的逐渐上升。
CCAF调查报告的资料来自全世界47个国家,分析超过180家大公司、新创公司和个人。全球加密货币产业的市值在2017年4月只有300亿美元,但在该年年底的热潮之下,2018年1月初达到巅峰,总市值超过8,000亿美元,成长超过20倍,接下来的崩盘则让市值跌到2,000亿美元左右。
从2017年就开始出现的跨领域扩张趋势还在持续中,有57%的加密货币厂商至少跨入两个不同的市场,为用户提供整合性的服务,而这个比例在2017年只有31%。此外,加密货币种类的日渐增加,单一币种的服务已经难以符合市场需求。提供多币种服务的供应商快速增加,从2017年的47%大幅成长到2018年的84%。以太坊ERC-20标准等样板的出现,让发行新的币种变得更加容易,使得币种随之快速增加。
报告也指出其实挖矿的聚集程度没有外界想像中的高,全球各地都有加密货币的矿场。虽然许多政府将加密货币视为洪水猛兽,不过许多加密货币业者积极进行自我监管,反映出这个行业已经日渐成熟。
2018最火产品,你入手了吗?
我们即将挥别2018年,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品又在这一年有哪些进展?
以下为您列出了今年最具创意的科技产品清单:
1. Oculus Go:一款独立使用的虚拟实境(VR)头戴式装置
脸书(FB-US)今年诸事不顺,但至少脸书收购的Oculus公司推出的这项产品颇有看头。这是Oculus首款独立使用的VR头戴装置,明确看出产品迈向舒适和小型的VR正确方向,而且价格实惠、功能齐全,令人期待2019年春季、定价399美元上市的Oculus Quest。
2. Apple Watch ECG:首款获FDA批准的智慧配件
目前智慧手表和健身设备内,获得GDA批准的健康技术不多,但这趋势可能会快速改变,因为Apple Watch系列4配有先进的心脏监护仪,可拍摄心电图(ECG),说不定2019年就可以看到搭载血压计、医疗级睡眠研究器等功能的智慧手表。
3.可折叠手机(可卷式电视)真的来了!
Royole推出首款可折叠手机,接着三星11月也在年度开发商大会上展示了这种未来设备,玻璃大厂康宁正在研发可弯式玻璃盖以对应未来的折叠式手机。现在只看消费者买单不买单了。此外,电视也可望卷一卷带着跑了,南韩LG在去年CES展示了大型卷式电视,这显示各种尺寸的萤幕都可能弯折、卷起或者乱塞到什么空间。
4. Google Duplex:人性化语音助理
在谷歌2018年开发商大会秀出Google Duplex时,还没有人知道要怎样才能使用到这么强悍的语音助理,商家接到AI打来预约的电话是什么感觉?你放心让AI帮你预约餐厅吗?直到谷歌将其搭载到Pixel手机上,在限定城市中供部分使用者试用,这才让Duplex真正来到消费者身边,未来Duplex要如何一步步扩大接触这个世界,令人期待。
5.语音助理五花八门的应用
今年9月亚马逊展示其语音助理Alexa的新应用,一款新版智慧插头Smart Plug,搭载新版Echo Plus,让Alexa更加无孔不入。可以预期未来各家语音助理出现智慧音箱以外的各种应用,亚马逊Alexa、苹果Siri、微软Cortana等,都将可能成为您的家庭新成员。